>>您當前位置:首頁 -> 外界 -> 人民日報看寧夏
      中化在寧夏探索全鏈條鹽堿地治理——
      連片鹽堿地變身致富田
      2024-09-18 15:58:02   
      2024-09-18 15:58:0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c2212eb-24b3-4444-b340-b7b17c8a7ded.png

      掃碼觀看視頻 

        9月的寧夏,位于賀蘭山腳下的石嘴山市平羅縣靈沙鄉,1.75萬畝高標準農田集中連片,成熟的玉米和高粱讓這方土地顯得格外生機勃勃。初來乍到的人很難想到,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是大片白茫茫的鹽堿地。

        中國是鹽堿地大國,鹽堿地面積排名世界第三,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華北及部分沿海地區。其中,寧夏引黃灌區有約248萬畝,土壤整體有機質低、中重度鹽害堿害土壤占比大,普通農作物難以生長。

        大片鹽堿地如何變成高產田?科技工作者采取了哪些措施?近日,記者深入當地進行了采訪。

        難啃的“硬骨頭”

        “以前這里要啥沒啥,沒想到現在靠著高科技,莊稼居然能長這么高!”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星海鎮祥河村村民秦繼紅指著即將收獲的600畝高粱,臉上洋溢著笑容。他告訴記者,自己務農30多年了,以前從沒對這片撂荒的鹽堿地抱什么希望。如今,經過改良,鹽堿地“活了”!

        像秦繼紅這樣“沒想到”的人不在少數。畢竟,鹽堿地自身的基礎條件,多年來確實很難讓人樂觀。

        寧夏大學教授、寧夏鹽堿地改良利用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許興介紹,寧夏南北狹長,地勢大體上是“南高北低、西部高差大、東部起伏緩”。賀蘭山腳下的石嘴山市地處寧夏引黃灌區下游,“鹽隨水來”容易,“鹽隨水去”卻較難。特別是大武口區,“鹽堿雙高”的耕地約占當地耕地面積的六到七成,土壤鹽堿使糧食產量受到很大影響,重度鹽堿地幾乎無法種植糧食作物。類型多、不好治、易反復,是鹽堿地治理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從氣象看,內陸地區降雨量少、水分蒸發快;從地形看,當地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從地質條件看,這里地下水位高,含鹽量大;從人為因素看,以往農業種植灌排不協同,也容易加劇洼地積水。這些都是形成黃河流域內陸鹽堿地的重要原因。”許興說。

        鹽堿高、板結重、土壤瘦、排水難……記者跟隨科研人員走進一處試驗田,隨機取了一捧未經改良的土放進儀器。不一會兒,儀器顯示的pH值就高達9.17。這種條件下,如何讓鹽堿地成為“大糧倉”,著實需要科技工作者們費一番腦筋。

        “中國可供開發的鹽堿地資源超過5億畝,但鹽堿地綜合治理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性難題。相比于碳酸鹽較高的東北蘇打鹽堿地和氯化鈉較多的濱海鹽堿地,寧夏的黃河流域內陸鹽堿地受地形和氣候影響,鈉鹽、鎂鹽、鈣鹽等通過虹吸作用紛紛向地表匯集,鹽堿成分更為復雜。”沈陽化工研究院土壤修復研發總監李婷婷分析,換土抬田、土壤摻沙、灌水洗田等傳統方法盡管可以在早期起到一定作用,但依然“治標不治本”。短期效果過后容易加劇養分流失,構建健康的土壤耕層變得更加困難。因此,根治鹽堿地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多方合力、因地制宜。

        兩把“金鑰匙”

        白茫茫的鹽堿地究竟是如何變成適合耕種、實現高產的“綠洲”的呢?科研人員探索出兩把“金鑰匙”,破解難題。

        第一把,采取多重手段改良土壤,力爭“以地適種”。

        “向鹽堿地要糧食,最難的就是如何在作物生長全周期破解土地鹽堿化。”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西北大區項目經理胡元峰舉例說,鹽堿地治理周期長、投入大,自己和同事們在“AT1示范田”采用工程、化學、生物相結合的方式,綜合使用了包括暗管排鹽、遙感圖像分析、水肥一體化、配套鹽堿地種植技術等組合拳進行“去鹽除堿”。比如,針對土壤結構差的問題,采取“深耕精平+合理使用調理劑”的方法改善團粒結構、提高土壤緩沖能力;針對土壤肥力低的問題,采用增施有機肥、土壤調理劑、微生物菌劑等措施提升地力。

        胡元峰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技術人員已經構建了鹽堿地土壤健康、耐鹽微生物菌劑和抗鹽促生生物刺激素等研究模型,有針對性地降低根際鹽分、提高養分利用效率。經過一年多的治理,這片原本像蓋了“白被子”的中重度鹽堿地塊,土壤含鹽量已降至36.5‰、鹽度下降20%、堿度下降60%。“土壤耕層生態逐步恢復,中重度鹽堿地正在轉向輕度,大片曾經荒廢的鹽堿地種上了莊稼、重獲新生。”他說。

        第二把,積極研發培育適合當地推廣的耐鹽堿作物,做到“以種適地”。

        “AT1示范田”這個名字的由來,就與耐鹽堿作物的種子選育有關。據了解,2023年,中國中化旗下先正達集團中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謝旗帶領科研團隊與多家單位協同攻關,發現并完成驗證的耐堿相關基因“AT1”。“盡管鹽堿地經過科學改良可以耕作,但畢竟和正常耕地有所區別。這就需要我們選育耐鹽堿且具有經濟社會價值的作物進行育種和耕作。多項實驗數據表明,利用‘AT1基因’能夠使高粱籽粒增產20.1%,全株生物量(青貯用)增加近30.5%。”謝旗說。

        據了解,先正達集團中國緊密圍繞“以種適地”和“以地適種”相結合進行探索實踐,建立了溫室苗期耐鹽、耐鹽堿測試體系和耐鹽堿作物田間篩選標準圃,通過玉米、高粱、燕麥草、大豆等多品種試種試驗,選擇更耐鹽堿的作物及品種,開展AT1基因在不同作物的耐堿機制工作,篩選出耐鹽堿新種源21個。

        “在播種前,大家還為種子穿上‘第二層種衣’,提升其在鹽堿環境中的適應性。”胡元峰說。

        破“堿”成“蝶”

        鹽堿地治理需要大量資源投入,如何做到可持續?多位專家認為,除了技術研究和應用示范,還需要在產業推進和商業發展上做文章,真正形成全產業鏈條發展模式,推動社會各方積極參與。

        當記者來到位于寧夏千葉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時,看到工人們正在有序操作裝載機、裹膜機等設備進行玉米青貯飼料打捆加工作業。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卷1噸重的飼料下線。

        “這些牧草和青貯飼料就是在改良后的鹽堿地上種出來的。”該公司董事長韓千說,在和鹽堿地打交道的過程中,企業最初想法只是單純的治理、利用鹽堿地,但實踐多了才發現鹽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是無法人為消除的。要想獲得長期效果,必須放寬視野、順勢而為,把鹽堿地當作一種資源來利用,從產業鏈的角度謀劃發展方向。

        韓千說,在農業領域素有“順境出產量、逆境出品質”的說法,意思是說肥沃的土壤容易實現增產豐收,鹽堿地等貧瘠的土壤上作物生長慢,但也更容易產出優質農產品來。枸杞、紅棗、灘羊等寧夏知名特產,就是鹽堿地里出來的。

        “循著這樣的思路,我們開始嘗試在鹽堿地改良的基礎上種植耐鹽堿牧草。牧草本身賣不上價,我們就改造成人工牧場直接進行放牧,最終提升每畝土地的經濟附加值。”韓千說,企業目前每畝地的載畜量可以達到5至7只羊,畝均產出每年可以達到上萬元。

        從產業鏈角度謀劃鹽堿地的改良、開發與利用,既是企業的現實訴求,又是科研人員的努力方向。“山西陳醋品質好,既得益于制作工藝,更離不開那里優質的高粱。這為培育高品質耐鹽堿高粱種子提供了思路和動力。現在,已經有科研人員開始研究口感好、耐鹽堿的新品種高粱,爭取讓這里的高粱能像其他健康粗糧那樣端上百姓餐桌。”謝旗舉例說。

        “總體看,賀蘭山腳下的鹽堿地改良既包括了平整土地、暗管排鹽、淺埋滴灌等前期基礎工程,又包括土壤改良、種子選育、根際微域健康土壤環境等中期舉措,還包括科學種植、農事管理等后期維護,可以說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項目。它用一整套的‘技術串’‘服務串’,帶動了全產業鏈發展,讓荒蕪的鹽堿地變成致富增收的綠洲。”李婷婷說。

        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區委書記湯瑞說,“下一步,我們將在更多土地鹽堿較重的區域推廣這些舉措,大力發展富硒特色農業,破‘堿’成蝶。”(記者 王俊嶺)

      【編輯】:杜愛虹
      【責任編輯】:鄒煒新